《旧唐书》的列传排序很有意思:一般的史书列传基本都是按后妃、王子公主、宗室、功臣……奸臣、逆臣排序,只有《旧唐书》例外,两篇“后妃”之后,第三篇就是李密,接下来是王世充、窦建德、薛举、 李轨、刘武周、高开道、刘黑闼、徐圆朗、萧铣、杜伏威、辅公祏、王雄诞、沈法兴、李子通、朱粲、林士弘、张善安、罗艺、梁师都、刘季真、李子和等二十二家反王,其中的王雄诞是杜伏威养子,说是一个反王或半个反王都行,但他在史书的排名也是十分靠前,到了列传第七,才是裴寂、刘文静等功臣。
隋唐反王当然不止这二十二家,最后面的几个反王在隋唐英雄系列小说中没啥表现,但是在正史中却有明确记载:“季真北连突厥,自称突利可汗,始毕(突厥可汗)署刘武周为定杨天子,梁师都为解事天子,又以子和为平杨天子。萧铣聚乌合之众,杜伏威恃勇聚徒,辅公祏窃兵为叛,子通终怀贰以伏诛,罗艺信妖言而为叛,沈法兴狂贼,梁师都凶人……”
这些“叛贼”和“凶人”大多向突厥称臣,并在突厥扶持下对隋唐袭扰,就连罗艺(确有其人,却没有儿子叫罗成,也不是秦琼的姑父)在降唐赐姓李之后反叛,也是在逃亡突厥的途中被从骑斩杀。
展开剩余83%隋唐反王多如牛毛,有些被在互相攻伐中覆灭,有些成了唐朝“功臣”,还有一些降唐后复叛被杀,李密和李艺(罗艺)就是典型例证。
李密曾经以“反王盟主”自居,李渊也曾给他戴高帽子:“天生蒸民,必有司牧,当今为牧,非子而谁?老夫年余知命,愿不及此,欣戴大弟,攀鳞附翼。惟冀早应图箓,以宁兆庶。宗盟之长,属籍见容;复封于唐,斯荣足矣!”
李渊把李密放在火上烤,并表示自己能在“大兄弟”李密称帝后受封唐地就心满意足了。如果是曹操看见了李渊的“劝进信”,肯定会嘲讽一番,但李密却很高兴:“密得书甚悦,示其部下曰:‘唐公见推,天下不足定也!’于是不虞义师而专意于世充。”
李密那番话颇有吕布风范,不防备李渊而专心打王世充,可能是李密反的最大错误——他狡猾不如王世充,实力也不如王世充,最后被王世充打得一败涂地:单雄信投降,秦琼、程咬金、罗士信、裴行俨等瓦岗名将都被王世充俘虏。
李密虽然以盟主自居,但他的综合实力,顶多能在二十二家反王中排行第三,他接手瓦岗军后,尽管有魏征、徐世勣(就是后来的李世勣、李勣)、裴仁基、裴行俨、王君廓、秦琼、程咬金、罗士信、单雄信等顶级文臣武将,却先败给宇文化及,又败给王世充,被王世充击败后一蹶不振,只好向李渊俯首称臣。
要没有秦琼力挽狂澜,李密就被宇文化及干掉,瓦岗军也被宇文化及消灭了:“密与化及大战于黎阳童山,为流矢所中,堕马闷绝。左右奔散,追兵且至,唯叔宝独捍卫之,密遂获免。叔宝又收兵与之力战,化及乃退。”
秦琼对李密有救命之恩,但并没有受到李密的特别重视,他在瓦岗军只是没有爵位的“内马军骠骑”而已,也就是个两千人的骑兵加强团团长而已,跟程咬金平级,而其他人不但有官职,有的还有爵位和勋位:翟让为司徒、东郡公,裴仁基为上柱国、河东公,裴行俨为上柱国、绛郡公,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,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。
李密是公子哥出身,行事风格跟袁绍有几分相似,而王世充似乎可以算半个曹操,所以李密被王世充一战打垮,就再也没翻过身来。
李密不会用人,王世充也不会留人,被俘、投降的瓦岗旧将,除了单雄信和邴元真之外,有能耐的都走了,单雄信确实是一员悍将,邴元真则是不折不扣的小人。
王世充最后还是被李世民带着一帮瓦岗旧将消灭了,顺带还搭上了赶来救援的窦建德,洛阳、虎牢关两战,王君廓、秦琼、程咬金等瓦岗旧将都发挥了关键作用:“窦建德迫于武牢不得进,秦王世民遣王君廓将轻骑千馀抄其粮运,又破之……世民帅史大奈、程知节、秦叔宝、宇文歆等卷旆而入,出其阵后,张唐旗帜,建德将士顾见之,大溃……太宗将拒窦建德于武牢,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,世充平,进封翼国公,赐黄金百斤、帛七千段。(程咬金)破宋金刚,擒窦建德,降王世充,每阵先登,以功封宿国公。”
如果李密和王世充会用人,充分发挥魏征、徐世勣、秦琼、罗士信等人的智谋和武勇,那么逐鹿中原鹿死谁手,还真是一个未知数。
要论“文韬武略”,王世充在隋唐反王中或许可以排第二,李密或许可以排第三,但要说起几乎“打遍唐军无敌手”,那还得说是曾为瓦岗旧将的“汉东王”刘黑闼。
败给刘黑闼或被刘黑闼斩杀的“唐军名将”数不胜数,我们翻看《旧唐书》《新唐书》和《资治通鉴》,就能列出长长的刘黑闼手下败将名单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李世勣(徐世勣)、李艺(罗艺)、李神通、李道玄、薛万钧、薛万彻、张士贵、程名振、罗士信,李世勣败得相当狼狈:“淮安王神通、将军秦武通、王行敏前后讨之,皆为所败。黎州总管李世勣不能拒,弃城走保洺州。黑闼追击破之,步卒五千人,皆殁于阵,世勣与武通仅以身免。”
刘黑闼打唐军,几乎战无不胜,李世民只好使出杀手锏:“武德五年二月,刘黑闼引兵还攻洺水,癸亥,行至列人,秦王世民使秦叔宝邀击破之。”
秦琼击败了刘黑闼,却没能救出被困在洺水城的罗士信,李世民经过持久对峙,虽然击溃了刘黑闼,但却没能将其一举歼灭,最后还是魏征协助太子建成,拔除了唐朝最大的隐患:“魏征言于太子曰:‘前破黑闼,其将帅皆悬名处死,妻子系虏;故齐王之来,虽有诏书赦其党与之罪,皆莫之信。今宜悉解其囚俘,慰谕遣之,则可坐视其离散矣!’太子从之。黑闼食尽,众多亡,或缚其渠帅以降,武德六年春正月己卯,刘黑闼所署饶州刺史诸葛德威执黑闼,举城降。”
要是以击败或斩杀“唐朝名将”的数量来排序,所有的反王中刘黑闼是当之无愧的第一,比较可笑的是李密和王世充对这位后来成了大气候的“盗贼”居然都不十分重视,只有窦建德慧眼识英雄:“黑闼,贝州漳南人。无赖,嗜酒,好博弈,不治产业,父兄患之。与窦建德少相友善,家贫,无以自给,建德每资之。隋末亡命,从郝孝德为群盗,后归李密为裨将。密败,为王世充所虏。世充素闻其勇,以为骑将。见世充所为而窃笑之,乃亡归建德,建德署为将军。”
要是没有秦琼的勇悍和魏征的智慧,要想击败直至彻底消灭刘黑闼这个“瓦岗裨将”简直是不可能的。
乱世造英雄,隋唐数十家反王,最后大多成了过眼云烟,但他们也为隋唐历史增添了无数光彩,也有一些反王被打成了笑话,更为可笑的,是演义小说居然把朱粲写成了英雄好汉,事实上这个反王,可比三国程昱狠多了:“朱粲有众二十万,攻破州县,食其积粟未尽,复他适,将去,悉焚其余资,军中乏食,乃教士卒烹妇人、婴儿啖之,东都平,获之,斩于洛水之上。士庶嫉其残忍,竞投瓦砾以击其尸,须臾封之若冢。”
朱粲曾经被李渊封为楚王并听凭其自设官属,王世充投靠王世充后,也被封为龙骧大将军(那原来是王世充给秦琼的官职),所以在当年有枪就是草头王,并没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,所以哪位反王是正义的,哪位反王实力最强,大家肯定会有不同看法,那么在您看来,岁末唐初数十家反王中,勉强能算得上好人的有几位?按实力和战绩给反王座次,谁应该坐头把交椅?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顺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