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4日,“活力广州 精彩一夏”粤港澳大湾区(广州)青少年交流周活动在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(南沙区少年宫)正式启动,活动吸引了穗港澳三地1000余名青少年和家长代表齐聚“湾区之心”南沙,青少年们在指尖上触摸科技魅力,在体验中传承文化精粹,在交流中感悟志愿精神,在合作中释放运动活力。
青少年在“运动一夏”展区,体验古代“保龄球”——木射。
现场,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、广州市白云区素质教育管理中心、广州市南武中学、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的学生们带来了精彩节目。
在“科普一夏”主题区,现场俨然成为一片未来科技的海洋,气氛热烈,一系列机器人互动项目让青少年们大开眼界。据了解,在交流周活动的前一天,“广州市湾区少年科学院总部”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正式揭牌,并发布“科技赋能少年”四个100计划,通过聘任100个科技导师、设计100个科普课程、征集100个奇思妙想、征集100个科普作品,为青少年科技素养培育赋能。
“科普一夏”展区,青少年与元萝下棋机器人进行五子棋对弈。
“非遗一夏”体验区则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,在广绣和粤剧摊位,传统文化导师们的精湛技艺引来阵阵赞叹,有的青少年在导师的指导下第一次拿起绣花针,有的青少年有模有样地学起了粤剧身段。
汗水与欢笑交织在“运动一夏”的赛场上。该区域将传统体育与现代趣味运动完美融合,无论是古代的蹴鞠、投壶,还是现代的超级足球、趣味保龄球,都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与。
来自广州市南沙区港龙中英文实验学校的香港籍郑雅霏学生表示,“想到全运会将在我们大湾区举行,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期待,希望到时候能去现场为运动健儿们加油鼓劲!”
“志愿一夏”展区通过生动讲解和互动体验,集中展示了广州青少年的志愿服务风采。这个暑期,“志愿一夏”服务行动围绕绿美广州、志愿文化传播等领域,打造10个志愿服务精品项目,为全市青少年提供超过5000个志愿服务实践岗位,累计上岗青少年志愿者4万余人。
“非遗一夏”展区,朝天小学的青少年们给大家带来了独创的“朝茶”——雪梨百合饮。
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负责人表示,本次交流周活动共设置了26个体验活动摊位,在接下来的一周,“四个一夏”的主题活动将持续为青少年们敞开大门,致力于让这次交流周成为青少年们心中一段难忘的“湾区记忆”。
团市委负责人表示,今年暑期期间,团市委发挥共青团、少先队组织优势,整合全市12个青少年宫、423个少先队校外基地、77个志愿驿站等各类阵地资源,分阶段、分批次推出600余场暑期实践活动,吸引10万余青少年参与,实现“市区联动、部门协同、全域覆盖”。
当天活动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、团市委、市科协、市少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,广州市少年宫、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、南沙区教育局、团南沙区委、南沙区少年宫、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联合承办。
南方+记者 马艺天
通讯员 穗团宣
顺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