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(570)
半夏临床经过炮制虽有多种,但镇呕、祛痰、降逆则属实际功能。《金匮要略》医“虚劳里急诸不足”黄芪建中汤条,谓补气加半夏三两,与证不合,切勿照说师法,雪上加霜,增重病情。老朽经验:半夏泻而乏补,除特殊需要,不宜多投。友人姜春华提出久煎去毒,以不麻舌为度,喜用生品,保存原始疗力。设想甚佳,若不予炮制,破坏生物碱,产生不良反应,易于伤人。
1961年吾在齐河遇一胃病,医院诊断食管水肿、幽门狭窄,患者恶心、厌食、脘痛、腹胀、嗳气,感觉有气上冲,无奔豚直抵咽喉现象。当时重点以开上降下为治,给予半夏泻心汤出入组方,反馈未效。改用理中汤损益,计白术10克、干姜10克、生半夏10克(先煎半小时)、陈皮10克、木香10克、槟榔10克、砂仁10克、厚朴10克、盔沉香6克,水煎,分三次服。吃了一剂,头眩、口腔发麻、舌头摆动失灵。考虑和生半夏没经加工炮制、水煮时间较短有关;仍开原量,换成清半夏。又饮五帖,中毒表现消失,人遂转安。书此以记药误之过,歉仄难已。
小郎中按:
本文中张老强调了半夏的作用,且从其文字描述来看,张老主张使用炮制品。生半夏不仅难以把握用量,还容易引发中毒,目前在药房已基本见不到,市面上多为清半夏、姜半夏、法半夏等炮制品。尽管炮制品种类较多,但其核心功效一致,均具备降逆化痰、止呕的作用。关于半夏的炮制方法、使用方式及具体功效,诸位可参考下文。
医药求真丨半夏,姜半夏、法半夏、清半夏、生半夏
注: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,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勿盲目试用,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,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图片
飞雪初降已暮天
烛影摇红忆残年
春来人言无限好
吾爱书城不羡仙
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
图片
一襟明月,抱拙博览古今书
两袖清风,悬壶济世百年业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顺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